近日,记者从安居区司法局获悉,自去年10月以来,该局按照“一村一法律顾问”的要求,签订村义务法律顾问合同,确保全区每个村都有一名法律工作者为村集体和村民提供法律服务。截至目前,该区521个村都与法律援助者签订了法律援助合同,村里大小事都有法律顾问“把脉”。
纠纷不出村
法律服务送到家门口
“我们这里比较偏远,过去一遇到麻烦事,多数都推到镇去了;村里的法律顾问来了后,真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和实事。”拦江镇车家沟村村主任刘用国说。
2015年4月,安居区拦江镇车家沟村被业主杨中云看中,准备流转该村的土地搞水产养殖,规划的18亩田涉及42户村民。业主由于没有和每户签合同导致其中3户群众不同意流转,养殖工程进行到一半必须停下来。为此,业主和部分村民发生了合同纠纷。找到村干部,村干部也处理不了,问题一直搁置了三个多月都没有解决,事情在法律顾问进村后有了转机。新近就任村上的法律顾问刘高旭主动来到村上,为村民开展法律服务,决定通过法律援助的方式,帮助村民解决这起合同纠纷。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法律顾问服务村的工作质量,安居区还专门制定了考核办法,规定法律顾问每月至少与顾问村联系一次,接到具体法律服务需求后,两个工作日之内提供法律服务。与此同时,法律顾问的服务内容除了帮助群众依法获得法律援助、协助农村重大矛盾纠纷调解、开展村务“法律”适用体检等基础性法律服务外,还会提供接受代理诉讼、仲裁活动、采集重大项目的谈判等延伸法律服务。
截至目前,安居区共开展法律顾问座谈及经验交流会6次、阶段性工作总结2次,在全区村法律顾问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法律咨询解答3608次、调解民间矛盾纠纷1036起、提供司法建议78次、代理诉讼29件、提供法律援助132件、参与解决信访难题13起。
政府购买服务
群众享受免费法制大餐
日前,安居区东禅镇金家沟刘某弟兄间不和,将81岁的母亲作为“出气筒”,就原定赡养责任相互指责和推诿,以致老人赡养无着落。该村法律顾问主动上门,与刘母的儿子交涉,通过情理和法理的结合劝导,刘氏弟兄当即承诺各自按月支付母亲生活费200元。
“用法律手段化解基层矛盾,除了完善立法之外,普法是关键。要真正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化解基层矛盾导入法治轨道。”安居区司法局基层股负责人告诉记者,村社的矛盾事由一般都不大,但容易激化,处理不当很容易发展成大的纠纷。而律师作为知法懂法的第三方,其劝解相对容易让群众接受。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土地流转、宅基地、拆迁、婚姻家庭等纠纷会不断增加,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该负责人还说,法律顾问身负重任,不仅要把群众急需的法律服务带到村子去,还要把现代法治理念根植到群众心里,转变为法治行动。
如何把这股免费的“法律旋风”变为村民学法、守法的“东风”?安居司法局局长蒋艳平告诉记者,“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乡村捆绑式使用法律顾问”是安居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总体框架。顾问作为第三方,为政府和百姓提供服务,通过建立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体系,根据法律顾问个人工作总结和阶段性汇报,细化服务条款、量化服务项目,形成系统的法律顾问考核奖惩制度,有效提升法律顾问的工作积极性和实效性。
(郑才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