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英县司法局在大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职责,按照“产业为魂、文旅为媒、效益为重、民生为本”发展思路和“产业联动、城乡互动、创新驱动、开放促动、共享带动”五大强县行动,紧紧围绕加快推进“两地一心”和决战脱贫攻坚及决胜全面小康任务,以“法律七进”工作为载体,以依法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主题,紧紧围绕法治宣传、法治保障、法律服务三大职能,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法治大英”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为产联式合作社发展护航
今年以来,大英县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利用自身拥有的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为产联式合作社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保障,为其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针对大英县产联式合作社的具体情况,大英县司法局组建了由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专业律师组成的专业法律服务队,以法治宣传重要节点日、日常宣传活动为依托,通过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开设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产联式合作社在打通生产关系、整合生产要素、激活生产力等方面的优点,让合作社所涉及到的各个主体对产联式合作社的运作方式及其效果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能够积极融入这一战线,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实现资本联投、生产联营、市场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产联式合作社是以农户、乡镇、国有农业开发企业、民营工商资本、村“两委”为主体,多方联合、实现产业发展的一种合作形式。在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签订合作合同时,司法局的法律服务队根据其实际需求,适时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并给出多个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尤其是对于农民群众,法律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向他们宣传《农业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为他们参与产联式合作社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此外,大英县司法局向农户发放法律服务卡,随时接受农户的法律咨询,提供贴心到位的法律服务。
突出法治宣传特色
普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大英县司法局一直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县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三大职能,重点抓好普法宣传、公证服务和强戒启动三项工作,把握关键,争创亮点。制定了《2017年大英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安排部署了全县2017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以法律的普及推广和宣传教育为目的,大英县司法局与县电视台合办《法治大英》栏目,共计播出法治节目62次;在西部大英网“依法治县栏目”发布法治消息37条;在“西部大英圈子”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普法微信近百条;在新浪官方微博发布以典型案例分析为主的普法微博50条;与县依治办、县文广新局合作打造了法治快板《依法扶贫暖人心》,并将其推送参加四川省2017年“法律七进”优秀法治文艺节目展演活动。向市司法局推送《新生》《青春的色彩》两部法治微电影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征集展播(映)活动和四川省2017年“法律七进·四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以打造平民化的法治文艺节目为抓手,与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县文联等单位合作,创编了法治快板、小品、歌舞、老年腰鼓等多个法治文艺作品,组织法治文艺演出10余场。
为适应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新要求,该局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时发布法律维权知识、以案释法、法律援助等内容,实现全方位、零距离服务群众,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司法所建设卓有成效
作为推进基层司法行政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大英县司法局把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统筹到司法所标准化建设中来,严格按照市司法局改革工作要求,以提升司法所工作能级,不断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为目标,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分类施策,高质量推进贯标工作。按照省司法厅关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功能分区的要求,该局积极筹措资金,整合资源,正在对辖区12个司法所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有2个司法所完成了规范化升级改造。同时,针对各司法所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进度与质量并重,以质量为先”的原则,对照标准反思、整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努力克服办公面积不大,功能划分不够清晰,外部标识不够明显等问题,条件成熟一个、创建一个,杜绝创建工作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发挥作用,服务好中心工作与群众需求。在创建过程中,大英县司法局始终坚持“边建设、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有效规范了司法所在组织运用、硬件配置、队伍建设、工作程序等方面的工作,实现矫正安帮、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升级,推动司法所在围绕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基层治理和维护地区稳定中,更好凸显基层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紧扣自身职能职责
综合治理防线全面巩固
今年以来,结合职能职责,大英县司法局通过整合基层网格员、调解员资源力量,不断巩固综治防线,彻底改变了过去“条上力量专不上去、块上资源统不起来”的困境,促进实现了“问题发现在老百姓身边、解决在老百姓身边”,切实做到了“网格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
为有效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改造和融入社会,切实提升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效果,大英县司法局不断探索社区矫正新方法,采用集中教育的方式,对每位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入矫教育,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谈心等方式,经常性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探访教育。
与此同时,为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效率,购置了高拍仪、扫描仪、手写板等设备,并完成了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社区矫正基础工作向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转变。在市司法局的技术支持下,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并组织对局域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提升了办公效率。大英县司法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争取,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公开招聘了21名社区矫正辅助人员,壮大了社区矫正基层力量。
此外,按照“大调解、大服务、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英县充分发挥基层调委会职能,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各司法所组织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有效预防了矛盾纠纷的恶化。
拓展司法为民覆盖面
服务民生工作赢得群众好评
今年以来,大英县进一步拓展和充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内容,拓宽法律服务领域,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升公证效率,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民生环境。
“应援尽援,能援尽援,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为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大英县司法局将涉及民生诉求,而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援助案件范围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简化办案程序。县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简化申请、受理、审查、审批程序,对于符合援助条件且材料齐全的案件当日受理,复杂的案件3日内受理,既节约了办案资源,又提高了办案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法律援助的“红利”,今年以来,该局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网格布局,构建起了“中心—点—站”三位一体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切实加强对低收入人群、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对因公致残的农民工实行“三优一上”服务,即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上门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全年,该局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6件,接听12348电话咨询1310余人次,接待来访群众1810余人次。
为进一步提升公证处的工作效率,同时为群众办理公证业务提供更多便利,今年初,该局对1.5万元以下的小额存款的继承业务开通“绿色通道”,有效简化了办证手续,提升了办证效率。
2017年,大英县司法局的改革创新工作在探索中不断深化,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实效的司法为民之路。
这一年,通过夯实基层党建,不断提升队伍素质,该局队伍建设及司法行政工作赢得了省司法厅、市司法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这一年,通过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法律援助“应援尽援”惠民工作,提高法律援助水平,该局服务民生工作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这一年,该局开启“七五”普法征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望明天,在新的起点上,大英县司法局将以企业服务升级、民生服务升级、法治服务升级和服务能力升级的“四个升级”新举措,全力打造升级版的司法行政工作,用优质的法律服务助推重点项目在大英落地生根,为大英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特色亮点
法治创建有突破
由大英县司法局牵头打造的以政府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宣传长廊及小溪河法治文化公园组成的大英县城区法治文化阵地成为遂宁市唯一荣获四川省首批“四川法治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的法治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省级“法律七进”示范点创建工作,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完善考核资料,最终确定了卓筒井镇立山村为“法律进乡村”示范点创建单位,目前已初步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
法治载体有拓展
由大英县司法局牵头,成功打造了玉峰镇调解文化大院。大英司法局以十二个司法所为依托,联合县依治办出台了《关于设置乡镇法治辅导站的通知》(大法组办〔2017〕27号),在各镇乡建立起法治辅导站并发挥积极作用。与电影播放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开展了“法治教育电影进乡村”工程活动,在全县各社区、行政村放映法治电影325场。
综治工作有加强
加大人民调解指导力度,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做好涉及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领域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5%以上。加大对特殊人群的管控和教育帮扶力度,不断探索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机制,最大限度防止漏管失控,全面提升教育改造质量,力争实现无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无矫正对象犯新罪。
法援工作有成效
持续发挥法律援助惠民作用,整合资源,完善网格布局,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在全县11个镇乡和县工业园区,20个社区、299个村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在民政、人社等重点单位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起了“中心—点—站”三位一体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让法律援助深入民众身边,就近得到法律援助。向全县各个贫困村选派法律顾问,全县各贫困村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并将“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列入各辖区司法所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法律顾问跟踪制度,定期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和督导,确保顾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本版文图 全媒体记者 郑才兵 |